火 · 作为巨大凝聚力 我的一次火工坊手记
原宿夜聊的火
考古学家在南非某洞穴中发现一个灶的残骸,将人类控火的最早证明推至100万年前。从惧怕、浇灭火,到接受、控制火,人类开始从独自进食,走向分工控火、取暖,围圈烹饪、进食。人类这一物种的社会性因此提升。
在家家使用空调、暖气的城市,我们对「火」这一随时在流动的橙色温暖之物逐渐生疏、麻木、心生畏惧。而在农场,它的巨大凝聚力则被表现得淋漓尽致,连接了这里的人、土地、动物,乃至更大的系统。
火 · 作为巨大凝聚力
我的一次乡野工作坊手记
凝聚篇 - 篝火夜聊
我们刚到农场的第一晚,就开始了每夜的例行环节「篝火夜聊」!
大家在几块土砖围成的简易小火坑里架起一团橙色火焰,温暖的空气辐射至四周,每个人的脸都变得柔和、幸福~
火坑里烧着的是小胖妈和大强哥下午捡的柴。这些柴柴匍匐在地上经过了一整年的降解,变得松软如海绵,在最需要温暖的季节成为我们的最佳取暖之物!
大家轮流拿火钳控火。每人右手一爪子瓜子,左手一杯甜甜的宁夏八宝茶,在“磕啦磕啦”的瓜子声响中逐渐热络起来。
老吴、杨姐和大强哥喝着农场自酿的白酒——南通花露烧,你一言我一语,聊着农场周边发生的事儿;
崔崔、轩轩、悠悠坐成一排,聊着养生、取着暖;
莹莹和凡凡给大家泡上茶,讨论着城市里未完成的工作。
小墙哥叼着烟,在一边另起一团比人高的火焰,慢慢烧毁农场里的不速之客:一枝黄花,飘来一阵阵陌生、神奇的香气;
此刻火就成为了制造气味的工具。
篝火外圈的烤橘子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橘子汽水儿味,悠悠地飘入鼻腔,和它的颜色一样温柔;
小墙哥刚烤好的红薯被从中间掰开,是冬日最熟悉的红薯甜味和忽隐忽现的烟熏味;
后来大家又忍不住全体脱下鞋开始烤jio,转过身烤臀部,那股味儿我就不详细描述了吧……
狗子夫妇小黄和小灰吃了几口红薯,趴在膝旁小睡,毛茸茸的脸上映着不停跳动的影子。
院子的地上铺晒着大片大片的胡萝卜。农场的马马葵花经不住美食天堂的诱惑,闯进小围栏,在我们身后咀嚼;毛茸茸的嘴唇像吸尘器,所到之处寸草不生。
还没享受多久,这匹矮个儿滇马被老吴直接拉着缰绳拎走~
。。。
每天,这样的场景轮番上演。
我们从抵达的第一天即开始了简单、满足、略显原始的农场生活方式。
造火篇-土灶的搭建
第二天清晨,我们正式开始这次工作坊的主题:搭建土灶。
我们所有的课堂时间都在户外厨房。
每天开始实践前会先集中讲一讲理论。
强哥的炒藕片又脆又甜,好久没吃过这么下饭的素菜。
本文作者本尊
刚吃完烤串
哈哈哈